工作場所,中斷。第 3 集

在《職場中斷》系列的第三集中,小組探討了「是職場推動科技還是科技推動職場?」這個問題。

「在以前推動技術發展的商業案例中,」保羅分享道,「一些高層管理人員認為遠端呈現系統『需要’,這看起來很棒,但實際上大多數員工更喜歡透過筆記型電腦參加會議,而不是坐在有巨大螢幕的房間裡。這些決策情況通常以‘技術採購災難’告終。 

專家小組一致認為,審查現有技術應該成為持續進程的一部分。 “應該願意不斷地進行測試和驗證,確保它繼續適合用途,並確保潛在的變化被納入採購流程和工作場所的生命週期中。”湯姆說:“團隊中擁有專業的數位專業知識可以支持這一點。”

「當你在概念設計中加入數位化願景時,你真的可以獲得益處,」尼可拉斯說道,他分享了他在班加羅爾瑞士再保險園區的經歷,並重申在早期階段將 IT 和數位專業知識融入專案的重要性。

理查德分享說,在全球 95% 案例中,工作場所的願景都是基於自上而下的決策,再加上外部承包商對「最佳實踐」的意見,而不是了解員工的實際要求。專家小組一致認為,最佳實踐是回顧過去而不是展望未來,只有設計思維支援專案的長期目標,專案才會成功。

湯姆說:“設計指南應該不斷接受挑戰,這樣它們就不會成為千篇一律的規則。” “它們有時被視為‘將設計精靈捕捉到瓶子裡’,以便任何人都可以實現它,但好的設計思維每次都應該被重新發明。”

“一旦工作場所交付,如何收集數據來持續驗證資產?”尼古拉斯問。    

在回答中,Richard分享了感知建構的重要性以及在專案早期階段充分了解員工對空間的需求。 “設計思維可能出現得太晚了,而且不一定會考慮到在那裡工作的人的文化。”他說。  

“在技術選擇方面,誰應該成為思想領袖?”保羅問。理查德說:“員工應該有一個機制來向領導層反饋什麼能讓他們正確地完成工作。”尼古拉斯補充說:“如果組織中的每個人都參與到意義建構練習中,那麼更廣泛的想法就會湧現出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