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中断》系列的第三集中,小组探讨了“是职场推动技术还是技术推动职场?”这个问题。
“在之前推动技术发展的商业案例中,”Paul 分享道,“一些高级管理人员认为远程呈现系统‘非常有必要’,这看起来很棒,但实际上大多数员工更喜欢通过笔记本电脑参加会议,而不是坐在有巨大屏幕的房间里。这些决策情况通常以‘技术采购灾难’告终。”
专家组一致认为,审查现有技术应该是一个持续过程的一部分。“应该愿意不断测试和验证,确保它继续适合用途,并确保将潜在的变化纳入采购流程和工作场所的生命周期。”汤姆说,“团队中拥有专业的数字专业知识可以支持这一点。”
“当你在概念设计中加入数字化愿景时,你真的可以获得益处,”尼古拉斯说道,他分享了他在班加罗尔瑞士再保险园区的经历,并重申在早期阶段将 IT 和数字专业知识融入项目的重要性。
Richard 分享道,在全球 95% 案例中,工作场所的愿景基于自上而下的决策,再加上外部承包商对“最佳实践”的看法,而不是了解员工的实际需求。小组一致认为,最佳实践是回顾过去而不是展望未来,成功的项目只有在设计思维支持项目的长期目标时才会发生。
“设计准则应该不断接受挑战,这样它们才不会成为一本千篇一律的规则书,”汤姆说。“它们有时可以被视为‘将设计精灵装进瓶子里’,这样任何人都可以实现它,但好的设计思维每次都应该重新发明。”
“一旦工作场所交付,如何收集数据来持续验证资产?”尼古拉斯问道。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Richard 分享了“意义建构”的重要性,以及在项目早期阶段充分了解员工对空间的需求。“设计思维可能进入得太晚了,而且不一定考虑到在那里工作的人的文化。”他说。
“在选择技术时,谁应该是思想领袖?”保罗问道。“员工,”理查德说,“他们应该有一个机制来向领导层反馈什么能让他们做好自己的工作。”“如果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参与了意义建构练习,那么更广泛的想法就会涌现出来”,尼古拉斯补充道。